二沉池运行常见问题详解及解决方案
发布时间:
2025-10-10
二沉池运行常见问题详解及解决方案
二沉池(二次沉淀池)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环节,承担着泥水分离、污泥浓缩和回流的重要功能。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和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稳定性。然而,实际运行中二沉池常出现污泥上浮、出水悬浮物超标、溶解氧异常等问题。本文结合工程实践,系统分析常见问题的成因,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。
一、污泥上浮问题解析与应对
(一)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
现象:二沉池局部区域出现大块污泥上浮,表面伴随气泡,污泥呈灰白色或铁锈色,出水硝酸盐浓度升高。
成因:
1. 曝气池硝化作用强烈,混合液中硝酸盐(NO₃⁻-N)浓度过高;
2. 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,溶解氧(DO)低于0.5mg/L,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(N₂);
3. 氮气附着于污泥絮体,导致密度降低而上浮。
解决方案:
1. 缩短停留时间:加大回流污泥量,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滞留时间(建议停留时间≤2小时);
2. 优化硝化控制:通过降低污泥龄(SRT)或减少曝气量,控制硝化程度;
3. 强化末端充氧:提高曝气池末端DO至2-3mg/L,确保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DO≥1.0mg/L。
案例:某污水处理厂通过将污泥回流比从50%提升至80%,同时减少曝气池停留时间0.5小时,成功将二沉池污泥上浮频率降低80%。
(二)污泥腐化导致的上浮
现象:污泥呈黑色块状,伴随强烈腐臭味,上浮区域水质浑浊。
成因:
1. 污泥停留时间过长(>4小时),局部缺氧导致厌氧代谢;
2. 排泥设备故障(如刮泥机卡死、排泥管堵塞),污泥沉积板结;
3. 泥斗设计不合理(坡度<45°),污泥无法顺利下滑。
解决方案:
1. 加强排泥管理:每2小时排泥一次,每次排泥时间控制在5-10分钟;
2. 设备维护:定期检查刮泥机轨道、链条润滑情况,清理排泥管堵塞;
3. 结构优化:改造泥斗坡度至50°-60°,增设压缩空气扰动装置防止积泥。
数据支持:某厂通过将排泥周期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,并改造泥斗坡度后,污泥腐化上浮问题彻底消除。
二、出水悬浮物超标问题解析
(一)污泥膨胀导致的跑泥
现象:二沉池出水浑浊,SS>50mg/L,镜检发现污泥絮体细小、松散,SVI(污泥体积指数)>150mL/g。
成因:
1. 丝状菌过度繁殖(如021N型、Type 0041型);
2. 污泥负荷过低(F/M<0.1kgBOD/kgMLSS·d),导致污泥自身氧化;
3. 营养比例失衡(BOD:N:P<100:5:1),缺乏微量元素。
解决方案:
1. 投加药剂:短期投加聚丙烯酰胺(PAM)或次氯酸钠(NaClO)抑制丝状菌;
2. 调整负荷:提高进水有机负荷至0.2-0.3kgBOD/kgMLSS·d,或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;
3. 补充营养:按比例投加尿素(N源)和磷酸二氢钾(P源)。
工程实践:某厂通过投加0.5mg/L的PAM,同时将BOD:N:P调整至100:6:1,3天内SVI值从180mL/g降至90mL/g。
(二)短流导致的沉淀效率下降
现象:二沉池局部水流速度过快,污泥未充分沉淀即被带出,出水SS波动大。
成因:
1. 进水分配装置故障(如穿孔墙堵塞),导致水流不均;
2. 出水堰不平整,单位长度溢流量差异>20%;
上一条
下一条
实时新闻
2025-10-10
2025-10-10
2025-09-30
2025-09-30
2025-09-26

安徽宝绿光电工程有限公司
联 系 人: 王经理
咨询热线:139 5605 0105
固定电话:0551-64535800
售后服务:139 5605 0105
邮 箱: 285965278@qq.com
地 址: 合肥市新城经济开发区金阳路33号

扫描访问手机版